为什么北极有植物南极没有(为什么有北极南极没有东极西极)
北极和南极的动物有什么区别 有植物么 南极洲生物资源的突出特点是陆上生物极少,而海里和沿海地带较多.陆上植物以低等的苔藓、藻类为主,大多靠孢子繁殖;高等植物极少,仅在南极半岛上约有10种矮小的显花植物.陆上动物也很少,没有高等哺乳动物,仅有一些软体虫、低等甲壳动物和无翼昆虫等.沿海及岛屿动物种类和数量均较多,除昆虫外,还有大量企鹅、鸟类和海兽等;周围海域中生物更多,除浮游生物外,还有许多鱼类、兽类等. 南极洲陆上生物资源之所以贫乏,主要原因是大陆上自然条件的严酷性,特别是气候严寒,绝大部分地区为深厚的大陆冰川所覆盖,加上漫长的极夜,长时期见不到阳光,营养物质缺乏,又没有土壤等.而南极海域由于夏季长明不夜,水温升高,海水中营养盐类比较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南极磷虾及其它海洋动物提供了较丰富的饵料,而磷虾又是鲸、企鹅等动物的基本食物,因此,这里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4.1 北极的海洋哺乳动物 高枕无忧的海象们 北极海域海洋哺乳动物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悲惨的经历.例如丑陋然而温顺的北极海象,雄性体重可达1360公斤,它们常常数十头甚至数百头一起聚集在海滩上鼾声大作,高枕无忧.由于它们的长牙可做牙雕工艺品,肉可食用,皮可制革,所以成为人们捕猎的对象.200年来,它们的数量从50万头下降到濒临灭绝的边缘.从70年代起,由于人们普遍采取保护措施,才使其得以继续繁衍. 海豹乐园 北极海豹与南极的毛皮海豹及象海豹的生活习性有些近似.它们以家庭为单位生活在一起,家长通常是一头体重300公斤的雄海豹,统治着50头左右体重仅30~50公斤的雌海豹和它们的子女.由于它们的毛皮在市场上极受欢迎,因而到本世纪初时,原有的数百万头几乎被斩尽杀绝.后来它们幸而与北极海象一起受到保护,才使北极海豹的数量从近年开始回升. 北极海域的鲸类只有6种,而且数量远远不如南大洋,但北冰洋中的角鲸和白鲸却是世界鲸类中最珍贵的品种.角鲸身长6米,雄性上颔向前长出一根或两根2.4~2.7米长笔直的螺旋状的长角,类似于中世纪重装骑士的长矛.人们尚未搞清楚这长角在角鲸的生活中有什么用处,但却很清楚这种长角在市场上曾经具有与同等重量的黄金一样的价格.角鲸的命运已不言自明,日前被视为濒危动物.白鲸属海豚科,通体雪白,身长3.7~4.3米,日前已很难寻觅它们的踪影. 母子情 碧波娇子——白鲸 北冰洋及邻海一些水域强大的水生动物生产力已经导致了世界级商业性捕捞业的发展.北极海域的经济鱼类主要有北极鲑鱼、北极墨鱼、蝶鱼和毛鳞鱼.与其他海洋生物资源相比,鱼类资源目前仍较丰富.巴伦支海、挪威海和格陵兰海都属世界著名的渔场,近年捕鱼量约占世界的8~10%.例如,以白令海峡为中心的阿拉斯加绿鳕捕捞业已跃居世界最大的单种渔业.全美总渔获量中,约有40%来自阿拉斯加水域.这一渔场产生的年收入是20亿美元,并为50000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格陵兰西部鳕鱼和虾的捕捞业为格陵兰的社会经济转化奠定了基础.而在北极的东部,挪威和俄罗斯分享巴伦支海域的世界级鳕鱼和毛鳞鱼渔场.总之,近30年来,虽然渔业在北极并不像石油和天然气开发那样热门,但在将来化石能源渐近枯竭时,适度的商品性渔业活动必然能对北极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齐心协力拖巨鲸 然而,虽然北极水域的水产资源如此丰富,但是仍然需要采取谨慎态度.人们不会忘记斯特勒海牛的悲剧.这是一种曾广布北极浅水区的大型海洋哺乳动物,体长10米,肉味鲜美.维图斯·白令率领的俄国探险队于1741年在堪察加司令岛水域首次发现.然而仅仅27年后,最后一头斯特勒海牛被人类捕杀,这一物种便在地球上永远消失了. 4.2 北极的陆地动、植物 驯鹿迁徙 陆地动物除北极熊和灰熊外,还有上百万只驯鹿、数万头麝牛、北极狼、北极狐、北极兔,以及数以亿万计具有奇特的集体自杀行为的北极旅鼠.如果说企鹅是南极的象征,那么有资格代表北极世界的,当然是北极熊了.北极熊的确是北极地区无可置疑的统治者.这些体重可达900公斤的游泳健将,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水中或浮冰上游艾捕食,甚至在怀胎哺育时也很少登上陆地.它们在冰上的奔跑速度可达60公里/小时,能在冰水中连续游泳320公里.它们捕食时前掌一扑,即可击碎海象的头骨.人类由于珍贵的北极熊皮而大量捕杀它们,据保守的统计,从8世纪起,仅欧洲北部就有15万只以上的北极熊被射杀.幸而1976年国际保护公约才使这一珍稀动物得以幸存下来.目前北极地区存活的北极熊不超过20000只,甚至连北极考察队员也难得见到它们的雄姿了. 暴风雪中的麝牛 北极最典型的植物当属泰加林中的落叶松,而最典型的低等植物则是地衣,其寿命最长可达400年.北极地衣是菌类和蓝藻类的结合体,适应北极的高寒环境,是寒区重要的物种资源.在北极苔原上还有900种显花植物,它们夏季时点缀在漫漫的沼泽地上,使北极陆地与南极大陆形成鲜明的对照.那些红猴花、山金车花、紫虎茸草、曼陀罗花、银莲花和龙胆花等构成了北极色彩斑斓的世界.北极陆生植物资源对现代社会最有经济意义的是泰加林的木材.无论是在阿拉斯加,还是在西伯利亚,木材工业都是当地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北极熊 每当人们谈到北极地区的生物资源时,往往首先想到它们对于文明人类社会的经济价值.其实北极地区生物资源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维系北极土著居民的生活,它们古往今来一直是爱斯基摩人的粮食.苔原上的部族捕猎驯鹿、麝牛及其他动物,北冰洋沿岸的部族则捕猎海洋哺乳动物和鱼类,有时也捕杀北极熊.今天居住在阿拉斯加北部巴罗自治区的爱斯基摩人,仍然每年捕猎50头弓头鲸作为他们的食物.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北极的生物资源除作为土著居民的食物和经济发展的商品性资源之外,其丰富多彩的生物种类,包括那里的土著居民——爱斯基摩人也是全球基因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通过对人种基因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北美洲印地安人的基因与亚洲西藏人的基因非常接近,而爱斯基摩人的基因则与亚洲蒙古人的基因很相似. 北极植物种类比南极多的原因 南极大陆上的积雪,终年不化,积雪逐年增厚,便逐步压缩为冰体,覆盖着南极大陆,叫南极冰盖。 南极冰盖是世界上最大的冰盖,冰盖表面呈盾形或饼状,中间高,四周低,面积约1200万平方公里,平均高度约海拔2000米,最高点海拔为4200米,最大厚度为4645米,体积约2400万立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冰库和淡水库。近年,南极冰盖正在缩小,据卫星探测显示,70年代以来,南极冰盖已经缩小了2.848平方公里。如果这些冰体全部融化,全球的海平面将可能上升60米,地球的陆地面积将有2000万平方公里被沧海淹没。南极冰盖的冰温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冰层10米深处的冰温与当地的年平均气温一致,10米以下冰温受地热的影响,随着深度而升高。在冰温接近0℃和冰盖本身的巨大压力下,冰体自冰盖中心向四周缓慢流动(每年流动1~10米,最多不过几十米至百余米)。 当冰体流到冰盖边缘进入低谷时,便分散成一条条的山谷冰川。山谷冰川中有一条叫兰姆伯特的冰川,长500公里,是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冰川。 南极大陆是由东、西南极洲组成,如果把冰盖全部揭开,东南极洲是一个较完整的平原,而西南极洲是由许多大小岛屿组成的弧形群岛。在东、西南极洲之间,有一条南极大陆最大的山脉,叫南极横断山脉,全长3000多公里,只有3000米至4500米高的山峰,突兀在冰盖之上,称之为冰原石山,气势十分宏伟。 南极大陆有95%的地区被终年不化的冰雪所覆盖,只有5%的地方有岩石出露,叫做无冰盖区,南极考察人员通常把这些无冰盖区称为南极的“绿洲”或“绿岛”。 其实,这只是一种爱称而已。南极的“绿洲”位于大陆的边缘地带,总面积约有10400平方公里,其中以麦克默多“绿洲”为最大。“绿洲”是南极地区气温最高的地方,暖季里有1~4个月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寒季的月平均气温都在0℃~15℃之间。 尤其在南极半岛,降水较多,气温较高,光照时间较长,植物生长较好,是南极大陆最好的“绿洲”,人们称它为“绿岛”。不过这里天气变化很大,常常是早晨浓雾迷漫,随后云消雾散,晴空万里;中午低云压境,午后雪花纷飞;一到傍晚便狂风大作,暴风雪顷刻来临。但是,这种风云莫测、瞬息万变的地方,在每年暖季,居然还接待不少勇敢的旅游者! 这里的植物种类十分单调,除了三种像茅草一样的禾本科和一种石竹科的开花植物外,其他就只有地衣、苔藓和藻类植物了。南极大陆自然环境极其恶劣,植物生长非常缓慢,如果遭受破坏,长期不得恢复。地衣是南极大陆分布最广最重要的植物,生长速度极慢,但它的生命力极强,存放了15年的地衣,遇水以后还能复活,所以它的年龄可以很大。据说,南极地区直径才十几厘米的地衣,年龄已超过5000年,成为目前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植物。此外,南极还有40多种昆虫,其中最多的是无翼蚊。 综上看就是陆地少,都覆盖着冰,气候较北极恶劣,所以生物少。 南极和北极有植物吗?南极北极这么冷,这些地方的鱼会被冻死吗?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就是南极和北极,作为上北下南的地理位置他们都是距离赤道最远的地方。那么你知道到底是南极冷还是北极冷呢? 首先是北极,北极2/3的面积都被海洋所覆盖,而且北极的平均海拔基本上都与海平面非常。并且只有夏冬两个季节。冬季的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60度左右。年平均气温可以达到8℃左右。 北极的陆地面积狭小,大部分都是海洋冰层,厚度大约在1米到2米左右。因为海洋的占地面积大,所以吸收的热能量远高于大陆的热能量。并且受北大西洋的暖流影响,所以北极要比南极暖和得多。 而南极95%以上的面积都是大陆,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平均海拔在2300米左右,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南极的大陆面积基本上都被冰雪所覆盖,冰川平均厚度超过2000多米,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89℃左右。 并且南极的气候是极度干燥,最高风力可达到12级以上。南极是没有草和树木的,只有一些苔藓类的植物。无论是大气寒流还是大洋寒流,都是比较封闭的。而且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南极的半径要小于北极,所以被太阳的所带来的能量也是非常小的,因此南极是无人类可生活居住的。北极共生存着北极熊,北极兔北极狐以及海豹为主。北极熊是陆地上最大的食肉动物,他的体重最高可达800公斤,主要以捕食海豹为食。 南极最著名的就是企鹅,南极的企鹅数量占全球90%以上。而海豹的数量占全球85%以上。虽然南极的企鹅数量众多,但是在南极也一定要与企鹅保持在5米以上的距离。更不能近距离地去触碰企鹅,一定要遵守南极公约。 为什么严寒的南北 极也有植物“安家落户”南极、北极是常年冰雪覆盖的地方。在极地中间最为寒冷,夏季短暂,冬季长达8个月,常年冰雪不会融化。那么,在如此严寒的地方是不是会有植物生存呢?首先,根据地理学地球区域的划分,地球南纬度66.5度以南的地区全部称做南极,而地球北纬度66.5度以北的地方全部称为北极。南极是一片大陆地,常被人称做南极洲,南极洲表面覆盖着厚厚的一层冰雪。北极正中是一片冰地,事实上它是海洋上飘浮的一块冰层,人们把这个海洋称为北冰洋。北冰洋四周陆地从属于北极地区的有以下几个:俄罗斯北部、加拿大北部、芬兰的北部、挪威的北部和阿拉斯加北部等地,还有许多大小岛屿,例如格陵兰岛和新地岛等。 那里有许多的北极熊、驯鹿和鸟类。除了食肉动物外,那里还有食草和食植物果实种子的各种动物。那里气候虽然严寒,但还是有植物生长的。已经有科学家报道,在中央地带有地衣等植物,像新地岛已经被发现有大于500种的南北极的地衣,格陵兰岛也发现300种地衣。甚至地边缘地区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等植物,像仙女木、罂粟花等。另外,我们还能看到不少很有价值的植物,例如辣根,它可以用采抗坏血病,沼泽乌饭树的果实可以食用,禾本科、莎草科的植物均能做饲料使用等等。 南北极非但有植物,而且植物还不少 南极洲的植物与北极形成鲜明的对照。南极洲与世界其他大陆隔离,再加上气候严寒、干燥、风大、日照少、营养缺乏和生长季节短等因素,严重限制了陆地植物的生长,故植物稀少,没有树木,没有花卉,也没有多少高等植物。科学家发现,南极洲有850多种植物,多数为低等植物,开花植物非常稀少,仅有3种开花植物属于高等植物。低等植物中,有350多种地衣,370多种苔藓,130多种藻类。尽管北极地区也寒风凛冽,气候多变,冬季气温也常在零下60度以下,大部分地区属于永久冻土带,但毕竟没有南极洲那么酷寒,因此,北极地区的植物比南极洲的长得茂盛得多,种类也多。北极地区有100多种开花植物,2000多种地衣,500多种苔藓,还有南极洲没有的植物,如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北极有植物吗?北极有植物。 北极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是石南科、杨柳科、莎科、禾本科、毛莨科、十字花科和蔷薇科。 而多数植物都是常绿植物,如小灌木和石南科的植物,还有喇叭花、岩高兰以及越橘和酸果蔓等。 冬季大地封冻,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夏天积雪融化,表层土解冻,植物生长开花,为驯鹿和麝牛等动物提供了食物。同时,狼和北极熊等食肉动物也依靠捕食其他动物得以存活。北极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千百年以来,因纽特人(旧称爱斯基摩人)在这里世代繁衍。 扩展资料 北极有无边的冰雪、漫长的冬季。北极与南极一样,有极昼和极夜现象,越接近北极点越明显。北极的冬天是漫长、寒冷而黑暗的从每年的11月23日开始,有接近半年时间将是完全看不见太阳的日子。温度最低会降到零下50℃。此时所有海浪和潮汐都消失了,因为海岸已冰封只有风裹着雪四处扫荡。 到了四月份天气才慢慢暖和起来,冰雪逐渐消融,大块的冰开始融化、碎裂、碰撞发出巨响;小溪出现潺潺的流水;天空变得明亮起来太阳普照大地。五、六月份,植物披上了生命的绿色,动物开始活跃,并忙着繁殖后代。在这个季节,动物们可获得充足的食物,积累足够的营养和脂肪,以度过漫长的冬季。 北极的秋季非常短暂,在九月初第一场暴风雪就会降临。北极很快又回到寒冷、黑暗的冬季。北极的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在格陵兰海域可达500毫米降水集中在近海陆地上,最主要的形式是夏季的雨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极区系植物区 |